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#11

九、属灵之物穿上属世

九、属灵之物穿上属世之物,就像一个人穿上衣服一样

ISB11.众所周知,每一个运作里面都有一个主动者和一个被动者;没有任何事物能唯独从一个主动者产生,也没有任何事物能唯独从一个被动者产生。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也是如此;属灵之物因是一种活的力量,故是主动的,属世之物因是一种死的力量,故是被动的。由此可知,凡从开始就存在于这个太阳世界中,后来时时刻刻存在之物都通过属世之物从属灵之物存在,不仅动物王国的臣民是这样,植物王国的臣民也是这样。

还有一个类似的事实也是众所周知的,即:所产生的每个结果里面都有一个主因和一个工具因;当任何事情完成时,这两者就显为一,尽管它们明显为二;因此,这也是智慧的准则之一,即:主因和工具因一起构成一个原因;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也是如此。这两者在产生结果中之所以显为一,是因为属灵之物在属世之物里面,如同肌纤维在肌肉里面,血液在动脉里面,或思维在言语里面,情感在声音里面;它通过属世之物使自己被感觉到。从这些事(尽管到这里还是像透过格子一样模糊)明显可知,属灵之物穿上属世之物,就像一个人穿上衣服一样。

灵魂所穿的有机身体在此好比一件衣服,因为它穿在灵魂身上;当灵魂因(肉体)死亡而从自然界迁到它自己的灵界时,它也会脱去肉体,把它当作空壳或旧衣一样扔掉。此外,肉体像衣服一样会变旧;但灵魂不会,因为它是一种属灵物质,属灵物质与自然界的变化毫无共同之处;自然界的变化会从开始发展到结束,并在规定时间终结。那些不将身体视为灵魂的衣服或遮盖物,认为它本身是死的,只是适应去接受通过灵魂从神流入的生命原力之人,不可避免地从谬误中得出以下结论:灵魂凭自己活着,身体也凭自己活着,两者的生命之间存在一种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;甚至灵魂的生命流入身体的生命,或身体的生命流入灵魂的生命;因此,他们以为流注要么是属灵的,要么是属世的;然而,一切受造物都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:在后之物不从自身行动,而是从在先之物行动,它从在先之物发出;因此,这在先之物也不从自身,而是从更在先之物行动;因此,一切事物都从一个从自身行动的首先者,因而从神行动。此外,生命唯有一个,这生命不能被造,但非常有能力流入适合接受它的有机组织形式。这些形式就是受造宇宙中的一切事物,无论总体还是细节。

许多人以为灵魂就是生命,因此,一个人因从灵魂活着,故从自己的生命,因而从他自己活着,所以不是靠来自神的一种生命流注活着。但这些人不可避免地系上一种谬误的戈耳迪之结,并将其心智的一切判断都卷进这结里面,结果只会导致在属灵事物上的疯狂;或他们建造了一个迷宫,心智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推理路线,都永远无法沿原路返回,把自己从中解救出来;他们实际上还让自己可以说下入地下洞穴,在那里住在永远的黑暗之中。

因为这种信念会生发出无数谬误,其中每一个都是可怕的,如:神将自己灌输并转录到人里面,因此每个人都是一个凭自己活着的神,因此他从自己行善、有智慧;同样,他拥有在自己里面的信和仁,因而从他自己,而不是从神获得它们;此外还有诸如流行在地狱里的人当中的许多可怕信念;地狱里的人在世时就相信自然界凭自己的活动活着或产生生命。当这些人仰望天堂时,天堂之光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片漆黑。

我曾从天上听见有人声说,人里面若有一丝生命火花是他自己的,不属于他里面的神,就不会有天堂和其中的一切,因而不会有地上的任何教会,进而不会有永生。关于这个主题的详情,可查阅《婚姻之爱》一书中的记事(132–136节)。

婚姻之爱 #316

316.记事二:

316.记事二:

有一次,我怀着内心的安宁、精神的平静愉悦在散步,就发现远处有一个小树林,树林中间有一条通往小宫殿的林荫道。只见青年男女、丈夫妻子们走了进去。我在灵里也向那里走去,问站在入口的一位看门人我能否进去。他就盯着我看,于是我说:“你为什么看着我?”他回答说:“我盯着你,是为了看看你脸上这种平静的愉悦是否带有一点婚姻之爱的快乐。这条林荫道后面有一个小花园,花园中间有座房子,里面住着一对新婚夫妇。今天,他们的朋友要来祝贺他们。至于哪些人可以进去,我自己并不知道,但被告知,可通过他们的脸来辨别;要是在他们脸上看到婚姻之爱的快乐,就放行,其他人则一律不能进。”所有天使都能从其他人脸上看到他们内心的快乐。由于我正沉思婚姻之爱,所以他从我脸上看到了这爱的快乐。这种沉思从我的眼睛流露出来,由此进入我脸的内层。于是,他告知我可以进去。

我所踏上的这条林荫道长满果树,它们枝条交错,在路两旁形成一堵连绵不断的树墙。我沿着林荫道进入一个小花园,花园里的灌木和鲜花散发出阵阵芳香,而且都是成双成对排列的。我听说,在正举行婚礼或举行过婚礼的地方就会看到房子周围有这类花园,所以它们被称为婚礼花园。然后,我走进这所房子,看到一对夫妻正出于真正的婚姻之爱彼此手牵手一起交谈。这时,我能从他们脸上看到婚姻之爱的画像,从他们的交谈中获知它的活力。我和其他许多访客一道献上良好的祝愿,并祝贺他们后,就出来进入婚礼花园。我发现花园右侧有一群青年男子,凡离开房子的人都匆忙来到这里。原来他们正在那里谈论婚姻之爱,这个话题仿佛有某种无形的力量,将所有人的心都吸引过来。我听见一位智者在讲述这爱,我所听到的内容大致如下:

他说:“主的圣治在天上的婚姻和婚姻本身方面是最细致,同时也是最普遍的。因为天上的一切幸福都是从婚姻之爱的快乐流出的,如同甜水从源泉的甘脉流出。所以,主规定,在婚姻中彼此匹配好的夫妻成双成对出生。他们在主的不断引导下朝着婚姻被抚养长大,尽管无论男孩女孩,都未意识到这一点。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,他们仿佛在命运的安排下在某个地方相遇,看见彼此。然后,他们凭着某种直觉立刻意识到他们是天生一对,并且仿佛在某种内在指示的促使下心里思想。少男心想:‘她是我的’,少女心想:‘他是我的。’等这种想法在二者的脑海中沉稳一段时间后,他们决心彼此交谈并订婚。我们说仿佛在命运的安排下,仿佛凭着直觉,其实是指圣治,因为圣治在不为人知时,就具有这种表象。”至于“要结婚的夫妻成双成对出生,并朝着婚姻被抚养长大,尽管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”,他是通过二人脸上的夫妻相,以及他们性情和心智最内在的永久联结来证明的。若没有主的预见和规定,诸如他们在天上的这种联结是不可能的。

智者说完这番话,一群人鼓掌叫好。他继续说:“婚姻的元素就存在于每个人的最细微之处,无论男性还是女性,只是在男性和女性里面各不相同。女性的婚姻元素注定要与男性的结合,反之亦然,这种结合甚至存在于最细微之处。”他通过每个个体中的意愿与理解的婚姻证实了这一点。“这二者一起作用于心智和身体的最小细节。由此可见,每一种物质,甚至最小的物质,都包含这种婚姻元素。这一点从简单物所构成的复合物明显可知,或从以下事实看出来:我们的眼睛、耳朵、鼻孔、脸颊、嘴唇、胳膊、手、臀和脚都是成双成对的;在人体内,大脑有两个半球,心脏有两个心室,肺脏有两片肺叶,肾脏和睾丸也各有两个;即便器官不是两个,它们依然被分为两部分。它们成双成对的原因在于,一个属于意愿,另一个属于理解;它们如此奇妙地一起工作,以致行如一体。所以,两只眼睛产生一个视觉,两只耳朵产生一个听觉,两个鼻孔产生一个嗅觉,两片嘴唇说出一句话,两只手制作一件作品,两只脚迈出一个步伐,大脑的两个半球产生心智的一个居所,心脏的两个心室通过血液产生人体的一个生命活动,肺脏的两片肺叶产生一个呼吸,等等。但男性和女性在通过真正的婚姻之爱联结时,就会构成一个生命,也就是完整的人。”

当他说到这里时,只见右边一道红色闪电,左边一道白色闪电。两道闪电都很轻柔,它们穿过眼睛直达我们的头脑,启发它们。接着是一阵雷鸣,犹如轻柔的低语从天使天堂流下来,并且音量逐渐加大。看到、听到这一幕,智者说:“这是给我的一个信号和告诫,要我就刚才所说的再补充一个细节。在这些成对的当中,右边的表示它们的良善,左边的表示它们的真理。这是由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,该婚姻被铭刻在人身上,无论总体还是每个细节。良善关乎意愿,真理关乎理解,二者一起关乎一个联结。这就是为何在天上,右眼是视觉的良善,左眼是视觉的真理;右耳是听觉的良善,左耳是听觉的真理;右手是人能力的良善,左手是人能力的真理;其它成对的也一样。正因右和左具有这些含义,所以主说:

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,就剜出来;若是右手叫你跌倒,就砍下来。(马太福音5:29,30

祂这话的意思是,若良善变成邪恶,就要把它扔掉。由于同样的原因,祂还吩咐门徒把网撒在船的右边,他们照做后,捕到很多鱼(约翰福音21:6)。主这话的意思是,他们要教导仁之善,从而把人召聚来。”

话音刚落,又有两道闪电来了,不过,比先前的还要温和。这时,左边那道闪电的亮白看上去似乎略带右边那道闪电的红火。看到这个景象,智者说:“这是天上来的信号,确认我所说的话。因为在天上,火一样的东西是良善,亮白一样的东西是真理。左边闪电具有略带右边闪电红火的亮白,这个景象是一个信号,证明光的亮白,或光本身,无非是火的光辉而已。”听见这话,众人都被那些闪电和关于它们的讲述所点燃,带着欢乐的良善与真理回家去了。


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#3

一、有两个世界:灵人

一、有两个世界:灵人和天使 所居住的灵界,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

ISB3.有一个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,它不同于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,这一点迄今仍深深隐藏于基督教界。原因是,没有天使降下来口头教导它,也没有人升上去看见它。为免得出于对灵界的无知,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天堂和地狱的不确定信仰,人变得昏头昏脑,以至于成为无神论的自然主义者,主乐意打开我的灵眼,把它提升到天堂,又让它下入地狱,向我展示两者的性质。

由此向我显明,有两个彼此不同的世界;一个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属灵的,故被称为灵界;另一个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属世的,故被称为自然界;灵人和天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,世人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;而且,每个人都通过死亡从自己的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,并在这个世界生活到永远。为使流注,也就是这本小册子所论述的主题,从它的起始就被揭示出来,必须先提供关于这两个世界的知识;因为灵界流入自然界,并驱动它的各个部分,包括人和动物,也构成植物和草本中的生长活动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